常规双层SiN
x:H结构虽然可以达到光学效果和钝化效果的平衡,但是背面的反射损失和吸收损失仍然损害着PERC电池的长波响应。根据光反射原理,采用三层SiN
x:H薄膜通过不断降低折射率,能在保证SiN
x:H钝化效果的前提下,提高长波响应,这是由于从硅片表层向外的三层SiN
x:H薄膜的折射率逐渐递减,能使入射的长波光子在内部多次反射和干涉,更大程度地增加了长波光子的利用率。本文中,实验组1即为三层SiN
x:H结构,其中第一层SiN
x:H薄膜的折射率为2.37,保证了硅片的表面钝化效果。最外层SiN
x:H薄膜(与铝接触的那一层)的折射率为1.92,相比于常规双层SiN
x:H中最外层的折射率2.03,其更低的折射率使得在Al/SiN
x:H界面处形成“富氮层”,有效地减弱了铝浆的渗透,降低铝浆烧穿SiN
x:H形成Al-Si合金高复合层的几率
[17]。传统铝背场电池由于受到背电极对长波光子的吸收,严重影响了电池效率的提升,因为一旦光子到达背面,会被金属层捕获而对电流没有贡献。传统铝背场电池背面金属层对光吸收的这一负面作用,在PERC电池中得到解决,主要得益于PERC电池背钝化膜对长波光子的反射,使光子利用率大大提高。而PERC电池背面三层SiN
x:H膜设计进一步减少光子在背面金属层被捕获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