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MgO/Mg(OH)
2循环过程出现团聚与烧结现象导致传质性能下降的问题,主要通过添加吸湿盐进行改性,例如添加LiCl
[7]、LiOH
[8]、Ce(NO
3)
3[9]、CaCl
2[10]等。使吸湿盐材料在Mg(OH)
2的表面形成覆膜,既可以促进水蒸气的吸附,又可以利用覆膜阻碍MgO/Mg(OH)
2团聚。通过该方法提升了MgO/Mg(OH)
2的水合-脱水性能,但是经过多次循环后,吸湿盐形成的包覆膜在脱水的高温下容易破裂,LI等
[9]实验证明材料在20个水合-脱水循环后,LiOH和Ce(NO
3)
3双吸湿盐形成的膜就破裂发生团聚。针对材料导热性能差,主要通过添加高导热载体提升材料导热系数。碳系载体由于其高导热、热稳定和化学稳定性好常被用于制备化学蓄热复合材料。膨胀石墨(expanded graphite, EG)
[11]、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 CNT)
[12]以及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 GO)
[13,14]已经被用于制备碳基氢氧化镁复合材料。DAYOU等
[15]采用气相沉淀法将MgO负载于GO,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提高了51%,但是所制备的MgO颗粒粒径超过1 μm,不利于水合反应的进行。MASTRONARDO等
[13]采用沉积沉淀法将Mg(OH)
2与多种碳制备了复合材料,通过实验对比发现,Mg(OH)
2/FNM复合材料蓄热密度可达765 kJ/kg。ZAMENGO等
[16]用乙醇作为分散剂,将Mg(OH)
2与EG混合制备了Mg(OH)
2/EG复合材料,通过实验证明,Mg(OH)
2/EG的导热系数相比纯Mg(OH)
2提高了100%,在47 kPa水蒸气分压下水合反应120 min后,Mg(OH)
2/EG复合材料的水合转化率比纯Mg(OH)
2提高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