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Fig. 1 Conversion and utilization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components图1 木质纤维生物质组分的转化利用 |
1 木质纤维生物质的组成
Fig. 2 Basic structural units of lignin图2 木质素的基本结构单元 |
2 预处理工艺
Table 1 Various pretreatment technologies of lignocellulose表1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 |
技术 类型 | 预处理方法 | 机理简述 | 优点 | 缺点 | 参考文献 |
---|---|---|---|---|---|
物理 | 球磨 | 通过研磨破坏使得纤维素结晶区氢键断裂 | 显著降低生物质粒径和结晶度,研磨后生物质粒径大小均匀 | 能耗较高,适合小批量处理 | [19-20] |
挤压 | 通过连续的物理挤压、揉搓缩短生物质纤维长度 | 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小,易于产业化推广 | 设备体积较大,单一使用时回收效率较低 | [21-22] | |
微波 | 产生快速变化高频电场,快速均匀加热生物质 | 显著缩短加热时间,提高能量利用率 | 安装成本过高,工业化推广难度大 | [23-25] | |
化学 | 酸 | 酸解电离出的H+ 攻击非结晶部分 | 显著去除木质素、溶解半纤维素,周期短,成本低 | 需要高温,有发酵抑制物生成,对反应容器具有腐蚀性 | [29-31] |
碱 | 去除半纤维素的乙酰和糖醛酸基团 | 去除木质素、半纤维素,葡萄糖产率高 | 碱液对环境有污染,存在试剂回收、中和、洗涤等问题 | [32-36] | |
有机 溶剂 | 使木质素内部、木质素与半纤维素之间的键、半纤维素中的糖苷键发生水解断裂 | 高木质素去除率,可回收高纯度木质素 | 易燃易爆,回收耗能,残余溶剂抑制后续酶解 | [37-40] | |
离子 液体 | 强氢键配位可破坏木质纤维素中氢键,使木质素结构变得疏松多孔,提供更多底物接触位点,促进组分分离 | 显著降低纤维素结晶度,有效去除木质素 | 溶剂设计合成复杂,成本高,提纯、回收难度大 | [41-45] | |
低共熔溶剂 | 氢键供体与组分形成氢键,弱化组分自身氢键作用,选择性溶解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 低成本、易合成、毒性小、易生物降解 | 回收利用对理化性质的影响、半纤维素的解离机制等有待进一步明确 | [46-52] | |
物理化学 | 蒸汽 爆破 | 高温促进半纤维素与乙酰基形成乙酸促进水解;瞬间减压撕裂木质纤维素物理结构 | 半纤维素溶解、木质素去除效果好,孔隙度的增加可有效降低纤维素结晶度 | 温度、压力要求高,工艺成本高,较高的糖降解率 | [53-55] |
水热预处理 | 水自电离产生原位水合氢离子和半纤维素产生乙酸的氢离子的水合作用 | 无需添加化学物质,戊糖回收率高 | 能耗大,木质素去除率低,糖产率低,水解产物复杂 | [56-62] | |
微生物 | 微生物预处理 | 微生物对木质素进行选择性降解 | 条件温和、能耗低、化学添加剂少、化学利用率高 | 预处理周期长,木质素无法回收,菌类培育、改良要求高 | [63-67] |